找到相关内容16143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

    过百万,而从学者也常数百人,影响极大。虚云人格极富感染力,时人称颂他“志大气刚,悲深行苦”,他对佛法的行持是非常精进而刻苦的。虚云修持和弘扬的主要是禅宗,因此他经常主办禅七,率众参修。在禅宗的法脉上他...

    伍先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5.html
  • 试析虚云和尚禅净合一的修行观

    ,见性成佛”。横说竖说,或棒或喝,都是断除学者的妄想分别,要他直下“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”,不假一点方便葛藤,说修说证。【11】   禅门祖师传授开悟之道时,都会讲到众生本具的与佛无殊的清净心性之体,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80194128.html
  • 《道次第》修学地图

    。我们为什么要学佛?社会上有不少学者也在研究佛教,也看了很多经论,但他们只是把佛法当做研究课题,是为了写论文,为了得到学术成果。以这样的出发点研究佛学,和做世间任何学问并无差别。即使研究得再精微,也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094942.html
  • 龙光竺道生“慧解”考论

    414年)正式开始翻译《涅磐经》,参与翻译的有慧嵩、道朗及僧俗学者数百人,直到玄始十年(421年)十月共译出40卷。   从昙无谶《涅磐经》全本的翻译时间来推算,建康龙光寺的僧人们读到全本《涅磐经》最早...

    尚永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0895054.html
  • 云冈

    的;这次却要在急水中走着了。   ——七月十三夜十二时寄于大同   作者简介:郑振铎(1898—1958)作家、编辑、著名学者。浙江省永嘉县人。常用笔名西谛。1921年初与茅盾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...

    郑振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1195231.html
  • 心智的培养

    ,让大家都能得到同样法喜。以心传心,灯灯续明。古德祖师依照佛陀的教法,身心力行而成就道业。他们也把这些成就,写成论着,留传于世,如《六祖坛经》等,让后人学者,也能充满法喜。我们现在应该觉得更幸运,有...

    道隆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303095482.html
  • 法界缘起论

    真如缘起论以及由此而展开的法界缘起论等,成为最令人瞩目的内容。   《大乘起信论》究竟是译自梵本,还是中国佛教学者的撰述,亦即所谓《大乘起信论》的真伪问题,至今在中日学术界仍有不同看法,但此书在南朝...本末”既会通了华严教之外的各家学说,同时又抬高了华严宗本家之学,将其视为是对以往各种学说的最高概括和总结。   宗密不仅是华严学者,亦自称是南禅荷泽宗的传人,因此他不仅以真心来会通教门,而且还进一步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5195628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

    ,魏晋时期的般若学者道安等人就曾联系菩萨的“十地”而提出“小顿悟”。竺道生更提出了“大顿悟”之说,认为证悟诸法实相(涅盘、佛性)之理就是成佛,而“理”完整圆满,不可分割,故悟必顿悟,不分阶次。这种顿悟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25996040.html
  • 神圣化还是世俗化——佛教慈善何去何从?

    应该纯粹化还是应该人间世俗化?以拍卖头柱香、撞钟权等形式进行慈善是否合适等?专家学者及法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   专家观点: 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室主任、佛教在线特约评论员张文良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1596092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

    的品格,这与康僧会等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。   两晋时,随着魏晋玄学的盛行,佛教般若学也依附于玄学而得以大兴。这个时期,在佛经继续译出的同时,开始出现了一批从事佛教理论研究的中国佛教学者。特别是朱士行...;智者,不酒之禁也;信者,不妄之禁也。”这种说法,后来几乎成为一种定论,并成为中国佛教伦理的重要内容。受儒家天人合一、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等思想的影响,有些中国佛教学者还进一步把佛教的“五戒”与五常、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8335396352.html